以色列各界人士举行抗议 人质家属呼吁立即解救亲人。特拉维夫人质广场的夜色中,一万名抗议者的手机灯光汇成星海,照亮了铁丝网后憔悴的人质照片——那里有父亲认不出的儿子。“我的孩子快死了!内塔尼亚胡,你的策略彻底失败了!”一位父亲嘶哑的呐喊穿透了特拉维夫夏夜的热浪。2025年8月2日,约一万名以色列民众涌入特拉维夫人质广场福盈策略,要求政府立即与哈马斯达成协议解救被扣押人员。
这场由“人质家属论坛”组织的抗议是近月来以色列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现场用铁丝网围成的象征性牢笼内,抗议者高举被扣押人员的照片,灯光映照着一张张瘦骨嶙峋的面容——就在前一天,哈马斯最新视频中的战俘影像让整个以色列陷入震惊与愤怒。
抗议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来自加沙。8月1日,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与伊斯兰圣战组织先后发布两段视频,画面中25岁的埃维塔·大卫和罗姆·布拉斯拉夫斯基已瘦成皮包骨,眼神空洞地望向镜头。“他们和我们吃同样的食物,是以色列让他们挨饿。”哈马斯在视频声明中的指控直指以方封锁政策。这些影像在以色列社交媒体疯传,埃维塔的姐姐在抗议现场含泪控诉:“埃维塔急需医疗救助,政府必须立即行动!”
福盈策略
对许多家属而言,这是数月来首次看到亲人的影像。一位父亲颤抖着说:“当我看到视频时,几乎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他在演讲中直接喊话总理:“分阶段达成协议的策略已经彻底失败!”
人质广场上的抗议者用行为艺术表达诉求:铁丝网围成的圆圈象征加沙的囚禁,圈内民众高举的标语写着“战争必须结束”。现场一万部手机亮起的灯光,在夜色中如星群闪烁。“我们向世界所有关注者呼吁——以色列政府不会自愿结束战争!”被扣押人员家属约塔姆·科亨的演讲引发全场共鸣,“为了士兵、为了人质、为了中东的下一代,必须阻止政府的所作所为!”
集会中穿插着对美国特使的失望。当天威特科夫在特拉维夫与家属代表会面两小时,却未带来任何实质进展。一名参与会面的家属直言:“所谓‘全面解决方案’只是空洞口号,政府设定的条件根本不现实。”
当人质家属在广场集会时,一场政治风暴正在耶路撒冷酝酿。8月3日凌晨,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带领1300多名定居者突袭阿克萨清真寺。他们在清真寺内高唱犹太圣歌,高喊“圣殿山永远属于犹太人”,引发巴勒斯坦和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这次挑衅行动与犹太纪念日“圣殿被毁日”重合,被巴勒斯坦官员称为“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宗教煽动升级”。耶路撒冷总督府紧急声明警告:以色列政府与定居者组织的全面合流,正系统性改变阿克萨清真寺的宗教与法律地位。
本·格维尔的行为加剧了政府内部矛盾。一边是人质家属要求停火换人,一边是极右翼推动宗教冲突——内塔尼亚胡政府陷在双重危机的夹缝中。
这场全国抗议揭示了以色列社会的深层分裂。前线与后方的割裂:就在人质家属哀求停火时,加沙战火仍在持续。自2023年10月以来,以军行动已造成超6.04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陷入严重饥荒。
认知鸿沟:最新民调显示47%以色列人否认加沙存在饥荒,仅23%表达关切。这种认知差异在抗议现场形成鲜明对比——铁丝网内是为亲人哭泣的家属,网外是举着“拒绝种族灭绝”标语的反战青年。代际冲突:在拉马特甘征兵中心,数名以色列青年公开拒服兵役。19岁的尤瓦尔宣称:“我拒绝成为种族灭绝的同谋!只要这种行为继续,我们永远不会有安全与和平。”
人质广场的灯光渐次熄灭时,阿克萨清真寺的石阶上还留着定居者的足迹。铁丝网圈内的照片被家属们默默收起——照片上那些瘦骨嶙峋的面容福盈策略,成了这个撕裂国家最刺眼的镜鉴。当战争进入第22个月,以色列街头的两种呐喊正撕扯着这个国家:一种喊着“带他们回家”,一种叫嚣“永远占领”。而被困在加沙黑暗中的50名人质,其中20名还活着的人,仍在等待生还的曙光。他们的命运悬在政治博弈的钢丝上。
瑶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