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太原积极构建方便可及价廉质优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引题)乾富策略
托育均价较2023年下降25%(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家门口的托育点收费亲民,还有专业医生定期来检查,我们终于能安心送托了!”9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年轻妈妈李婷带着2岁的女儿走进社区嵌入式托育中心,这里明亮的活动室、专业的保育员和实时监控系统让她倍感踏实。
李婷的获得感,正是太原市近年来全力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为推动“幼有善育”,太原市近日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全方位、大力度、多层次支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政策协同多方发力 破解入托难入托贵
随着三孩政策深入实施,婴幼儿照护需求激增乾富策略,“托位少、价格高、距离远”成为困扰家庭的普遍难题。在一次面向太原市育龄群众开展的送托意愿网络问卷调查中,约80%的育龄家庭认为托育费用过高,近半数对服务质量存疑,25%的受访者因机构距离远而放弃送托。
面对这一民生痛点,近日,太原市卫生健康委联合20个部门出台《支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28条系统性举措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政策将于9月28日正式施行。
“从土地保障到财政补贴,从多元供给到质量监管,这套‘组合拳’旨在让托育服务更可及、更普惠、更优质。”太原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政首次明确托育设施与住宅“四同步”建设要求,新建小区须按每托位不少于12平方米的标准配建,未达标住宅不得交付;老旧社区则通过改建闲置厂房、仓库等补建托育点,最低标准为每托位9平方米。
此外,教育、医卫、福利、商服等用地均可用于托育服务,非营利性机构还可享受土地划拨优惠。对于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还可享受免征增值税、契税等相关税费,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对政策内生育的婴幼儿家庭父母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的婴幼儿保教费。
太原市将托育机构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并建立行业信用记录。2026年起,市级财政将对普惠机构发放运营补助(独立机构550元/人/月,幼儿园托班350元/人/月),示范机构另获3万~5万元奖励。此外,从业人员需接受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符合条件的还可申领政府补贴。
品牌引领多元供给 织密托育服务网络
走进太原市任何一家挂有“晋心托”标识的机构,家长都能看到统一的形象标识、管理制度和实时监控平台。
今年5月10日,在“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暨托育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太原市“晋心托”普惠托育服务品牌正式发布。“晋心托”以晋阳古城文化为底蕴,秉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专业引领”的服务理念,按照“五统一”标准(即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监管、统一信息化),构建安全可靠、方便可及、价廉优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如何让托育服务既“遍地开花”又“特色鲜明”?太原市打出“社区+单位+幼儿园+医疗”多元供给牌。在社区层面,鼓励托育设施与养老、文化等场所共建共享,打造嵌入式服务;用人单位方面,政府机关、国企和产业园区需带头建设普惠托育点,获评“全国爱心托育单位”的还将获得工会资金支持。目前,全市606家托育机构提供24752个托位,其中普惠性占比达79.78%,每千人口托位数4.49个,26.95%的社区已覆盖托育服务。
“我们不仅收3岁以上幼儿,还开设了2~3岁托班,缓解低龄婴幼儿‘托育空档’。”迎泽区某幼儿园园长王莉表示。新政策明确支持幼儿园向下延伸服务,同时推动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提供健康管理、中医药技术(如小儿推拿)等“医育结合”服务。家住小店区的张伟夫妇受益于此:“孩子体质弱,托育机构的医生每月做健康评估,比我们自己照顾更专业。”
在服务质量保障方面,太原市在此次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将建立“1+10+N”托育服务指导模式,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提供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机构管理咨询、托育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等服务。
“政策落地后,太原托育均价较2023年下降25%,未来将通过‘互联网+托育’和产教融合进一步提质增效。”太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托育服务纳入“十五五”规划,持续扩大“晋心托”品牌影响力乾富策略,让更多家庭实现从“托得起”到“托得好”的跨越。
瑶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