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门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格局汇盈配资,以开平市推进农文旅发展融合试点建设,并充分发挥“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资源优势,以产业振兴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具有开平特色的创业项目,初步构建返乡入乡创业品牌效应,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双平台驱动
夯实创业根基
一是搭建“硬”平台。开平市在乡村示范带基础上建设江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江门开平市农村电商产业园),提供“一站式”的创业服务、免费办公场所以及资源对接渠道,推动入驻企业通过“总部+项目”的模式落地发展。目前累计进驻创业团队64家汇盈配资,其中已有52个项目在外稳定经营,带动就业238人,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区域就业近20000人次,以点带面促进企业在开平各个乡村落地开花。
二是搭建“软”平台。连续三年举办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大赛等各类赛事,挖掘具有创新型及成长性的项目和企业落地开平。赛事涌现乡村规划管理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谢沃根深耕的多元化乡村旅游业态、澳门青年黎正文搭建的江澳艺术创意孵化平台以及香港青年留学归国硕士谭国馨打造的“乡情+文创”品牌等一系列优秀创业项目,吸引超过600个创业项目报名,其中包含港澳台、海外项目共83个。积极打通创业人才交流渠道,组织本地创业团队前往香港、澳门开展双创湾区行创业交流活动,同时邀请澳门文创中心、香港青年学生到开平进行实地互动交流,累计接待创业交流团体超151批次,参加人员超7500人次。
龙头引领
激活集群效应汇盈配资
一是充分发挥就业容量大、带动就业能力强的龙头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以大带小”促进初创项目集聚,推动快速发展,例如,赤坎镇主要依托赤坎华侨古镇的带动作用,引进鹰村田园综合体、“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夜经济等一批农文旅项目,激发就业创业活力,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组团式发展。
二是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品项目。吸引青年返乡入乡,营造浓厚创业就业氛围,例如,塘口镇以产业振兴反哺乡村发展,推动空间、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社区营造-旧墟活化-游牧计划”三阶段战略,打造“IE公社”——融合数字基因与乡土文化的青年创业家园。
“三有”服务
优化创业生态
一是服务“有温度”。为返乡入乡群体提供贴心、精准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和帮扶,开展就业创业训练营等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活动,引入乡村书店——先锋书店为返乡入乡群体提供“精神食粮”,同时坚持政策引领,充分利用政策支持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二是服务“有渠道”。拓展创业信息获取和资源整合渠道,搭建合作交流桥梁,举办创业青年说、创业集市等就业创业交流活动,促进返乡入乡群体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2023年以来,举办创业交流、直播带货、培训考察等活动118场,线上线下累计参加人数2.6万人次。
三是服务“有质量”。提供专业化、实效性和高质量的服务,加强创业项目的跟踪评估,不定期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商事法律讲座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反馈机制,确保服务措施落地见效。2023年以来,开平市为企业提供“乐业五邑”创业担保贷款6150万元,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780.91万元,惠及企业超2204家次,惠及劳动者超7185人次。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罗韵姿 通讯员 仁社轩 汇盈配资
瑶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